@锡盟人 这些够咱们自豪的!
↑↑↑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锡林郭勒
辽阔草原绿色畅想
锡林郭勒大草原
我心中的绿色
……
锡林郭勒大草原
大海一样辽阔
……
这首歌曲是
锡林郭勒草原最真实的写照
锡林郭勒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大草原,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是内蒙古草原的主体部分,占全区可利用草场的26.5%。全盟林地总面积5860万亩,湿地总面积1892万亩。
受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上世纪末锡林郭勒草原生态急剧退化恶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直接威胁到首都乃至整个华北地区。
制度建设“护航”绿色发展
1950年,锡林郭勒盟在太仆寺旗宝昌镇建起了第一个国有苗圃,人工栽下第1棵小树苗,当年育苗215亩,开启了在沙化土地植树造林的历史。
71年后的今天,锡林郭勒盟以6个100万亩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林业建设,为祖国北疆增添绿色。
100万亩樟子松造林
100万亩沙地榆复壮建设
100万亩人工灌木柳建设
100万亩水源涵养林建设
100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
100万亩重度沙化区综合治理
近年来,锡盟充分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结合实际,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坚决摈弃以牺牲草原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寻找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最佳结合点,在产业发展上坚决突出生态优先理念,立志向绿色要GDP,坚决向绿色要未来。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锡林郭勒盟始终牢记总书记关于草原和畜牧业之间“皮毛”关系的警示,引导牧民算生态账、经济账、长远账,坚决把天然草原载畜量减下来。 2017年以来连续4年全盟天然草场载畜量出现负增长,载畜量控制在合理承载范围内,草原沙化退化呈现总体遏制、局部好转。 同时,农牧民收入也持续稳定增加,达到了减畜不减收、增绿不增负,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真正让农牧民成为保护生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盛夏,走进浑善达克沙地,眼前的绿意葱茏让人流连忘返,这片昔日黄沙漫天、威胁京津地区的“大沙盆”,如今变成了生态绿洲。
20年来,锡林郭勒盟累计治理浑善达克沙地1382万亩,基本形成沙地南缘长420公里、宽1至10公里、横跨5个旗县的生态防护体系。
在生态建设的进程中,锡林郭勒盟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以科学的态度修复治理退化沙化草原,草原生态治理成效明显,草原生态功能全面恢复提升。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自觉把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统一起来。
今后不再在草原开口子新上矿山开发项目,不再在草原核心区规划建设风电、光伏项目,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努力从根本上减轻日益趋紧的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促进永续协调发展。
↑↑↑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锡林郭勒
激荡现代能源经济发展热潮
2020年12月22日7时41分
锡林浩特市宝力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合闸
该特高压外送系统工程
作为世界同领域首创
各项专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将为行业发展树立标杆
实现特高压工程领域
世界领域看中国
中国看锡林郭勒
锡林郭勒盟能源资源富集,是国家规划建设的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9个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和9个大型现代风电基地之一,对于保障华北、华东、东北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解区域燃“煤”之急
提升煤炭绿色含量
2016年以来,为保障东北、蒙东地区煤炭稳定供应,国家加快推动锡林郭勒盟煤炭基地建设,有力保障了东北和蒙东地区民生供热和重点工业用煤需求。
2020年,锡林郭勒盟按照绿则存、不绿则退的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草原生态保护制度,从资源开发源头约束上管控,坚决不再在草原上新上矿山开发项目,对小散矿山矿业权期满不再延续,逐步引导不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的矿山企业退出,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绿色电力上“高速”
节能减排助远行
立足褐煤“腿短”走不远的实际,锡林郭勒盟大力发展煤电产业。锡林郭勒盟至山东、锡林郭勒盟至江苏泰州两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先后于2016年7月、2017年9月建成投运,面向华北、华东等用电负荷中心的绿色电力“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锡林郭勒盟交、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在国内首次实现联网运行, “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目标即将实现,将推动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特高压外送新能源基地破土动工以来,锡林郭勒盟聚力攻坚,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风电抢装潮等一个又一个挑战,保障了特高压外送风电项目及时开工、如期并网,创造了世界电力史上绝无仅有的“电业奇迹”和“锡林郭勒速度”。
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配套电源项目创新应用了褐煤烟气冷凝提水、超净排放、五塔合一、超大型全钢结构冷却塔、3兆瓦大型风机等一系列国内乃至国际能源领域前沿科技,基地建设水耗、能耗、环保等指标控制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褐煤含水量高的劣势正逐步转化为基地的生态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迎“风”而动
向“阳”而生
经过全盟上下不断努力,锡林郭勒盟风电装机达到353.3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62.2万千瓦,已建成灰腾梁、朱日和两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特高压配套风电项目年底建成后全盟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125万千瓦,位居全区第一位。
如今在锡林郭勒这片草原上,一片片光伏板“追光逐日”,一座座高耸的风电机“迎风摇转”,锡林郭勒盟正在向千万千瓦级大型现代风电基地加速迈进。
在新能源开发建设过程中,锡林郭勒盟始终把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面。把风电基地布局到西部和南部的退化草原、荒山荒地区域,并严禁在生态核心区、各类保护区、水源地等区域布局,合理保护利用了草原资源。
依托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海装、上海电气、明阳、金风、特变电工、健安诚等一批风电上下游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建成落地,塔筒、叶片、轮毂、机舱罩、变压器等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加强,为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融入“一带一路”
风景这边独好
现代化畜牧业迈出
高质量发展奋进步伐
20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是锡林郭勒盟最大的资源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近20年间锡林郭勒盟畜牧业发生了深刻变革一曲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牧歌唱响锡林郭勒草原
“草畜平衡”算大账:
镶黄旗牧民巴雅尔图告诉记者,早先的放牧模式就是大规模散养,羊的质量是很难保证的,吃不饱不说,草场沙化退化也越来越严重,养得越多,越吃亏。
1999年至2001年间,锡林郭勒盟遭受综合性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畜牧业遭受重创。该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避灾型畜牧业。
如今,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利在长远。牧民们吃过苦头,现在尝到甜头,享受着“减畜不减效,减畜不减收”的成果,这笔大账算得越来越清。
保护草原算细账:
“减羊增牛”,共享生态红利
“一头牛顶十只羊。”这句话来自于阿巴嘎旗别力古台镇阿拉坦杭盖嘎查牧民布日古德,他家兄弟三人原来都养殖乌冉克羊,后来兄弟三人卖掉了大部分羊,抱团取暖,陆续购进了200多头优质西门塔尔牛,走上了“减羊增牛”之路。锡林郭勒盟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建设现代畜牧业,提出了建设国家重要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生态高端畜产品之都的发展方向。
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调畜群结构上找出路、去加工产能上做文章、降养殖成本上求突破、补齐科技短板上再发力已成为锡林郭勒盟畜牧业从传统迈向现代化的风向标。
高质量发展算长远账:
龙头企业+政府服务 加出新动能
打造现代畜牧业,必须先打造现代化的龙头企业。一个龙头企业,可以带活一个产业,激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培育龙头企业,就是为了让牧户更好地融入市场。形成企业、合作组织、牧民三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好格局。2020年,该盟利益联结机制已覆盖70%以上的农牧民。
如今,王金强足不出户就能通过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实现远程放牧,在头牛身上安装定位传感器可以清晰看到自家牛群的位置,节省了精力,牛羊数量也翻了一番,达到了200头。为王金强放牧生活带来便利的是乌拉盖管理区引入的肉牛产业智慧服务平台,资金投入全部由政府承担。
此外,当地农牧业部门提供的数据还可以帮助牧民实现精准放牧,佩戴了芯片的牛有了电子身份证,进入线上销售平台后,价格也翻了一番。
“民族团结一家亲”
永远传唱的动人歌谣
5月21日至27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带着舞台剧“朱日和情”,走进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进行巡演,与各族干部群众共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作为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倾心倾力创编了现实题材舞台剧《朱日和情》。
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锡林郭勒草原各族人民捐助了130顶蒙古包、1500多万元资金,让来自草原的爱温暖着灾区;
医生杨林玉扎根苏尼特草原,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草原医疗卫生事业,深受当地牧民爱戴;
西乌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镇吉日嘎查牧民苏乙拉其其格一家遇到困难时,邻居李耀文、赛汉其其格夫妇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
……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着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
各族人民时时刻刻用行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办:锡林郭勒日报社
监审:贺玉萍
责编:王大为
编辑:乌云嘎
校检:魏子威
投稿邮箱:xlglrbw@163.com